【寒假社会实践】从技艺到文化,体会传拓的现代意义——文化探寻小队寒假社会实践行

时间:2025-02-10浏览:10

28日,中华文化传承团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团文化探寻小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抵达河南省洛阳市谟模传拓研学基地认识并体验优秀的传拓技艺。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洛阳花,梨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张鸣善借洛阳花与月代表世间美好事物;“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刘克庄把洛阳三月繁花盛开的景象比作华丽的绸缎,生动地描绘出洛阳春天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曹植描绘了洛阳的繁华景象,赞美了洛阳的魅力无限和活力。从古时候起,洛阳就是充满宝藏的城市,各种各样的文化瑰宝熠熠生辉。这次社会实践让文化探寻小队接触到了其中一个璀璨的文化技艺——传拓。

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了传拓的文化背景,这一技艺历史悠久,起源于东汉,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交流,传拓在其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文化探寻小队亲身体验了传拓这一技艺。从选纸到调墨,备具精细。喷水、轻铺、固定,用拓包均匀沾墨,用轻重不同的手法在宣纸上拍打擦拭,然后小心揭取宣纸,装裱。每一步都是历史与我们的对话,让成员们不禁思考传拓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从“纸上谈兵”到“亲身体验”,从清洗石碑、上纸上墨到拓印完成,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和乐趣。从中,文化探寻小队深刻体会到传拓的乐趣和成就感,燃起了对传拓文化的浓厚兴趣。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和学习中,成员们也充分了解到传拓的历史、技艺和文化价值,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体验,文化探寻小队发现传拓文化面临传承人老龄化、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宣传、开发文创产品等建议,为传拓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在切身的体验中,文化探寻小队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不仅如此,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团队也深刻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次传拓文化体验活动,让文化探寻小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也为传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力量。相信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下,传拓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撰稿:刘婷 卜紫婼 丁莹;摄影:焦琪;审核:樊元华)

返回 原图
/